(通用)秋分的作文15篇-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,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,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、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。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分的作文,欢迎大家分享。
秋分的作文1
初秋,最让人可喜的自然是桂花。常常是花还没见,香已经到了,引着你去寻找它的踪迹。立在桂树下,绿叶间的花儿,一团团,一簇簇,让人似乎笼罩在淡黄色的影子中,如梦似幻。
银杏呢,在夏天尽情展示它的风采,绿色的波浪层层叠叠,随风起伏。它翠绿得仿佛在发光,独属于夏天的,绿色的光芒。
如今一细看,才瞧见藏在叶间的果子已压弯了枝头,熟得快跳下来了,也有些许果实已藏入草叶之中。
它们把全部热情都献给盛夏或秋初,秋天过了一半。到了秋中,不免显得有几分凄凉。桂花渐渐发黑,萎缩成一团。银杏叶边缘变黄,不再有夏天的活力了。
秋中,仅仅是凄凉吗?走出校门,翻过这个小山坡,穿过那片树林,去看看吧!
满树橙红坠满枝头,一个个小柿子莹润可受,让人惊羡得移不开眼,熟透的柿子掉在地上,鸟雀难以抗拒它的诱惑,争先恐后地从远处飞来啄食。兴许,它们会和种子一起去往更远的地方。
满眼金黄延伸到天边,沉甸甸的稻穗诉说着丰收的喜悦,大阳暖洋洋地照着。
秋天过了一半。在此,调谢与生命混为一体。这就是奇迹,属于秋天的奇迹。
秋分的作文2
一年有二分,春分和秋分。
这一天,太阳直射赤道,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均分。秋分过后,太阳向南移,北半球的黑夜一天比一天长,白天一天比一天短。古人说秋分有三候:一候雷始收声,二候蛰虫坯户,三候水始涸。雷声开始衰退,降水也开始减少。秋意渐浓,气温逐渐下降,蛰居的小虫子们开始用泥土封闭自己的洞穴,以抵御寒气的侵袭。刚好处在立秋和霜降中间的秋分,平分了秋天。
这个时节,最有秋天的气息,丹桂飘香,秋高气爽。古时在秋分这天可是十分热闹的,传统的祭月节便在这日。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由祭月节演变而来。在这天,人们除了祭月之外,还会设立秋社,奉上新收的农作物以祭祀土地神。秋社还是乡里宗族一次大型的集会,大家一起饮酒、游戏,或者请来戏班进行表演,热闹非凡。春耕夏耘,秋收冬藏,秋天一直是象征着收获的季节,但秋天收获的不止是粮食,还有酿酒的谷物。八月黍成,可为酎酒,战国时期的《说林》就记载着农历八月,收谷物酿酎酒的事。
没有丰收年,哪有酒飘香。秋分这天,端起酒杯,为这满仓的粮食,为即将香飘四溢的美酒。
秋分的作文3
中秋月圆,桂花树下,浓浓的水果香和蟹香味弥漫了整个小院。孩子们在欢笑中追逐,大人们里里外外忙的不亦乐乎……
还记得在去年疫情期间,奶奶腿脚突然就不太好了,并且日益严重,以至于到了后来,都用上了轮椅。看到奶奶一天天生活很艰难,起居都需要别人照顾,爸爸也累的增添了许多白发,好像一下子苍老了许多,我心急如焚,但又无计可施。
今年一放暑假,爸爸就陪着奶奶到医院去了,他说一定要把奶奶的腿治好。以后的整整一个月,我都很少见到爸爸。但是在电话里,我听说奶奶找到了病因,并成功的做了手术,已经能下地走路时,我从未感觉到这样开心。终于,奶奶痊愈出院,我们全家心里的那颗石头终于放下了。经过两个月的恢复,奶奶已经可以单独行走,能和大家谈笑风生了,院子里又想起了奶奶欢乐的说笑声……
今年的月亮更大,更圆,甚至在夜晚,都可以隐隐约约看到远处的群山。院子里灯火通明,大家围在一起,赏着明月,品尝着瓜果,听奶奶讲起过去的事情……
我望着月亮默默祈祷,愿奶奶身体健康,愿大家都平安幸福。
秋分的作文4
今天是秋分,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每年9月23日或24日,秋分的含义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八月中……解见春分”。“分”是昼夜平分之意,同春分一样,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,昼夜相等。此后,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,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,气温降低。秋分时节,(.)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,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,产生一次次的降水,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。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,已经到了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的时候。
今天早上起来,天是阴天,有些凉意,我便穿上了球衣。到了下午,天突然变的昏暗,阵阵大风卷起灰尘呼啸地刮着,不
一会儿,就下起了小雨。从窗户看到天气这么壮观,我便跑出教室,站在走廊上尽情地享受凉凉的空气,那真是朔风凛冽!
放学后,我没有急着学奥数,赶忙回家换了一身厚衣服才去补习班。
今天,真冷啊!深秋马上来临!
秋分的作文5
秋分之后,玉米、红薯、大豆、水稻等主要作物,正式进入收获的节奏。
古代没有丰收节,但也有类似的节日或民俗活动,即秋社。秋社最初为立秋后第五个戊日,一般在秋分前后,因此也有不少地方固定在秋分这一天举行秋社,祭祀土地神,以报大地养育之恩。
在一些地方,秋社的隆重程度比同样祭祀土地神的春社更高,因为秋社还有丰收之义,人们会以刚刚收获的农作物作为祭品,祈求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南朝时写成的《荆楚时岁记》记载“秋分以牲祠社,盛于仲春之月”。
在唐宋以后,秋社的祭祀意义已经逐渐淡化,变成了一种民俗活动和公共活动,人们在这一天停止工作,饮酒唱歌庆祝节日。唐代张籍《吴楚歌》说,“今朝社日停针线”,明代《遵生八笺》中载“社日令男女辍业一日”,这里的社日,都包含春社和秋社。
在古代,一些农村还有还有秋分“走社”的习俗。古代是熟人社会,人口流动性非常低,邻里互助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形态之一,播种、收获等农忙时期,一家人往往难以完场工作,邻里互助是常态。因此,在秋天收获之后,乡邻之间会互相走动、答谢对方的帮助。
秋分的作文6
如果要问我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喜欢哪个,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——秋分。
芳香四溢·硕果累累
秋分是一个芳香四溢的丰硕果园。
在果园中,一片又一片的果树上挂满了果实,芬芳扑鼻,如同进入了仙境,到处都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小精灵。红的是苹果,黄的是鸭梨,紫的是葡萄……为了赶快被人们收留,它们个个都争着展示自己的迷人身姿和诱人味道,使了劲儿地让人们够到它们。
色彩斑斓·美伦美奂
秋分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巨大画卷。
秋分时节,红的枫、黄的银杏,还有漫山遍野被秋天染上绚丽色彩的树林。秋高气爽,层林尽染,加上似蝴蝶般翩翩起舞的落叶,引得四方游人络绎不绝地踏秋赏景,流连忘返。金黄的丹桂,也随着微风,送来缕缕清香,沁人心脾。
一望无际·波浪起伏
秋分是一片波浪起伏的金色海洋。
秋分时节,最为热闹的地方还是得数农田。一到秋分,农民们便要精心准备好收割农作物的各种工具。这个时候如果你从高空往下看,一片片田野如同金色的海洋,在充满着希望的土地上荡漾着,直到天边尽头。
秋分,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节气。游人向往秋分,农民向往秋分,我,也向往秋分。
秋分的作文7
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
其意思有二
一是平分秋季
二是均分昼夜
此后
将昼渐短夜渐长
直至冬至
秋分有三候:“一候雷始收声,
二候蛰虫坯户,三候水始涸。”
秋意虽尚浅
但是草木染青黄
红叶映秋山
正是畅游赏景好时光
“返照斜初彻,浮云薄未归。
江虹明远饮,峡雨落馀飞。
凫雁终高去,熊罴觉自肥。
秋分客尚在,竹露夕微微。”
——唐杜甫《晚晴》
秋风送爽
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
风筝满天
快乐就在一线牵
秋分到,蛋儿俏
每年秋分日
各地都有人做“竖蛋”试验
大人们也会乐在其中
肃穆之气已渐有
宜收不宜散
保持神志安宁
收敛神气以适应气候变化
春种秋收
天道酬勤
秋日美好宜人
也是收获果实的时候
愿我们在收获喜悦的同时
积蓄力量,继续前行
不忘初心
秋分的作文8
“月到中秋分外明。”今年的9月19日是中秋节,我想像着那天的月亮一定非常圆,而且还非常亮。中秋节那天妈妈刚好休息,于是我们一早就到外婆家去过中秋节,吃月饼赏圆月。
我们到了外婆家,小哥哥和妹妹已经到了。到了晚上,我们迫不及待在外婆家的院子里欣赏起月亮来。
一开始月亮在云里躲躲藏藏,一会儿出现,一会儿又躲到云里去,好像在跟我们玩躲猫猫的游戏,又像个害羞的小姑娘。大约过了20分钟月亮才开始慢慢地离开云。大约又过了10分钟,月亮才勇敢地站出来,我才有机会看清月亮是不是真的跟我想的一样。果然月亮跟我想的一样,又大又圆,而且还非常的亮。我仿佛看见嫦娥在月亮上翩翩起舞。月亮放射着耀眼的光芒,好像想把整个世界照亮。这时,外婆给我们拿来了香甜可口的月饼,我们边吃月饼边赏月。
我真希望月亮每天都这么圆,那么亮,那该多好呀!
秋分的作文9
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我国古老传统节日中的五大庆贺节日之一,有意思的是,古人几经选择、最后将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,其中深含着“天地人和”的科学哲理。古代人当时并不懂得气象深奥的科学,但对中秋节日的选定,却显示出古人对气候学已相当重视并且有初步认识。一年共有十二个月圆之夜,只有八月十五月儿最圆、最明、最亮,俗云“月到中秋分外明”。
这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日晚,月球、太阳、地球的位置正好成180度,月球得到太阳照射的光线全部朝向地球的夜半球。所以这一天晚上月球的光面有圆又大,称为“满月”,亮度也大,皎月如同白昼。此时又置夏秋交替的气候过渡时期,大气透明度高,所以月亮反射到地球上的光线比较集中而且明亮,从地球上看此时的月亮格外清晰明澈。所以选择八月十五日为赏月的吉日良宵,是十分科学的。因此,中秋赏月久盛不衰。
如今,民间中秋佳节,家人团聚,于夜晚月升之时,摆上瓜果月饼,饮酒赏月,赋有诗情画意,实为节日一大乐事!衷心祝愿我的所有博友们!我的圈子里的所有朋友们中秋节快乐!月圆之夜,饮酒赋诗,其乐融融!合家团圆快乐!
秋分的作文10
秋分当日,白天和黑夜一样长,都是十二个小时。从这一天起,白天就一天比一天短了,日照时长少了,天气也就一天比一天凉。从秋分节气之后,天气就开始转冷。作为天气由热转凉的过渡性季节,秋分时节,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,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,产生一次次的降水,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。
正所谓是“一场秋雨一场寒,十场秋雨要穿棉”,秋分时节雨水的产生,也让人们摆脱了此前秋老虎的回暖天气。但秋分时节的降水虽然较为频繁,日降水量却不会很大。秋分时节人们该注意什么秋分到来,白天逐渐变短,黑夜变长;秋分过后,天气逐渐转凉,早晚温差增大,人体容易遭受各种疾病侵袭,因此须从各方面加以注意。,外出时应注意保暖,及时添加衣服,预防感冒。秋分之后,白昼短于黑夜,阴气加重,进入了“多事之秋”的时节,看到大自然的一片肃杀之气,人很容易生病和悲秋。克服这种“悲秋”情绪,在饮食上要有规律、口味要清淡,在精神调养上要保持乐观情绪,多想开心的事。
秋分的作文11
看,秋分来了,它带着诗人般的气质优雅登场。
早晨,空气像露珠般的新鲜,轻轻的微风,飘逸的白云,走进顺峰山公园仿佛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。小石径上轻轻地飘落着几片黄叶,给正睡着懒觉的蛐蛐盖上了一层小毯。我轻轻地路过,生怕惊扰了这份安静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花香,我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空气,自由地舒展着身体,感受着别样的秋高气爽。
话说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凉一夜”。初秋的晚上,我总是习惯在入睡前开一会电扇。不知什么时候,几分的凉意让我不由蜷缩起身体。心想:风扇若能自动停下来,毯子若能换成被子该多好……但想着想着又睡着了。迷迷糊糊中我觉得有一位温柔的姑娘为我关上了电扇,轻轻地给我盖上了被子,顿时感觉肩膀不冷、小腿也不冻了。第二天醒来,发现电扇真的关了,被子也暖暖的,原来梦境是真的。喜欢初秋的夜,因为在冷暖的温差中伴随着一份温暖的爱。
秋分是一个美好宜人的时节,它有着美景和硕果,它意味着成熟和丰收。在丹桂飘香、枫叶似火的小径旁,在金色麦浪的田野上,每一处风景无不在讲述“最美是秋分”。
秋分的作文12
“日夜两均长,万物共美好”转眼间,酷暑带着它的热气退场,秋天已探出身,凉爽的空气朝人扑面而来,秋分到了。
在秋分引人注目的,莫过于花。桂花正是它的代表物,一朵朵如石子大小的凑成一簇,就这样一簇簇金黄缀满枝头。风一吹动,花枝就跟着摇颤,一片片花瓣被抖落在地,一片芬芳。香气直面人而来,我每过桂花树,总能闻到那扑鼻的香气。不像夏天,在桂花树下,没有蚊虫叮咬,没有满头大汗,是有月光下的桂花。
在这个节气,万物也都在蓬勃生长。我曾看过外婆家的稻田,一株株在春天播种下的稻苗,已然成了高壮的金色稻麦,风一吹,麦浪就从后往前依次低头,此起彼伏,像海浪一样波动,怪不得都叫金色的麦浪。或许再过一段时日,大家都会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吧。
在秋分,我们也要审视自己一年的所作所为,是否给自己带来益处,收获自己所种下的一切。
秋分的作文13
中秋节晚上,碧天皓月,你一定会很自然地想起了“月到中秋分外明”这句谚语。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?这是有科学道理的。
入秋以后,由于太阳不断偏移向南,因而白昼渐短,黑夜渐长,气温逐渐下降,原来占统治地位的暖湿气团逐渐从大陆退回太平洋上;西伯利亚冷空气势力渐大,开始南下,占领了这片大陆。这种冷气团本身所含的水分非常少,加之又比暖空气重,总是向下沉降,互相挤压所产生的热量又把所含的水分蒸发了一部分,这就使得它本身更加干燥。造成在它所控制的范围内,云彩很难凝成,即使有一些,也是薄得像轻纱似的卷云。于是出现了秋高气爽,万里晴空的所谓冷高压控制天气。
大家知道,空中的水气对光线的反射、散射可削弱光的亮度;既然是秋高气爽,空气干燥,月光被水气障碍削弱亮度的情况就少,我们看上去就觉得它比平常更为明亮皎洁。
此外,空气中悬浮着的微尘本来就很多,在城市上空尤为显著,这也相对地障碍着光线的通过。在这种具有下沉性质的空气控制范围之内,高空悬浮着的微尘跟随气流下沉到低空,高空就会更加明净,月光就能更顺利地通过空间,发射出更皎洁的光华。这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的原因之一。
秋分的作文14
今天是公历9月23日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。
秋分是象征季节变化的节气。太阳运行至黄经180度,太阳光几乎直射赤道,这就是“秋分”到了。当天早晨6:00日出,黄昏18:00日落。秋分后,气温下降速度加快,农谚有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的说法。秋分和春分遥相对应,这两天“昼夜均而寒暑平”。
一大早,我和爸爸去医科大学去游泳,走在马路上,我感到非常冷,爸爸说:“今天是秋分”。听爸爸一说我忽然想起一首诗,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作的,诗名叫《夜雨寄北》:
君问归期未有期,
巴山夜雨涨秋池。
何当共剪西窗烛,
却说巴山夜雨时。
秋分是一颗信号弹,告诉我们天气冷了,该多穿衣服了;秋分是一张小纸条,告诉我们秋天到了;秋天是一句悄悄话,你要是不仔细听,就听不到它在说什么。
秋分的作文15
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,已经是20xx年的最后的几个小时。外面飘着雪,最后白色的结尾,预示着新的一年的气息,这不免有些让人心动。
五个半月的时光从手中无情的流走。刚刚参加艺术节的同学回来找我倒磁带,机器快速的转动,心里有中莫名的失落感,在三十秒后倒完了一整盘磁带,可流走的一切只得模糊的存在记忆里。
转到这儿来,是因为我的坚持,这对父母来说的确有些困难。当我站在校园里看着来来往往即陌生有即将熟习的人,心里空荡荡的。那个时候太阳在正西方,而现在五点钟就只能看到余辉。在这做稳了就开始准备第一次考试。新的环境只有自己才会知道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去完全适应它。第一天晚自习,来的时候教室里就空着自己的位置,然后六十九个人开始笑我。上课的时间发短信,就是发牢骚”怎么怎么不适应”他们怎么怎么”环境改变人,时间久了也就这样了。我们会每个月回去一次,见不到朋友,只是觉得很累,然后就开使睡,可生物钟不是一晚上就能改过来的!
第一个月找不到方向,傲然孤立的个体来回游荡在教室,宿舍。我不去吃饭,那儿人很多,我会咽不下去。时间就这么在抬头和底头之间走过,留下柔软的躯体在黑夜里垂死挣扎。